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悟才法师 钻石 艺栈
  swc.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6622
最新博文:
透视八大山人《千字文》书法中的“S”结构字法原理      解析八大山人的书法《心经》—释悟才(此论文正式发表于《书画艺术》杂志)     
我的动态    
透视八大山人《千字文》书法中的“S”结构字法原理
发布时间:2017-09-07

                                                                                                                                                         文/释悟才

摘要:八大山人在书法字法原理的运用上,有着独到的艺术境界。本文通过对其书写的《千字文》中部分文字所体现的“S”形原理的具体分析,进一步剖析八大山人书法艺术的技艺精髓,以期待对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人们,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八大山人  千字文  字形原理  艺术内涵

        著名书法大家鲍贤伦先生曾经说过:“书法是性情与法度的总和。”

        通过对八大山人一生经历的细致研究,可以清晰地发现,八大山人书法境界的发展过程,正是其性情与法度变化转换的真实写照,从早年初步探索和追求书法技艺(即法度修行),到中年凄凉潦倒的字画的意境(即性情流露),再到晚年书法技艺与精神内涵协调统一,也正是这个阶段创作《千字文》时,在组字构成上大量引用了“S”,此时基本形成了别具匠心而又特立独行的书法风格,最终八大山人进入了法度与性情高度融合的若存若亡的空无境界,从流芳百世的《心经》,可以看出在笔画字体的气势上,达到了无依无求、空灵自然的随意与洒脱。


 

                             图1:楷书笔画                                                    图2:篆书笔画

        “S”结构被学术界公认为书法原理之一,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书法笔法中的横向“S”原理(以下横向“S”以“∽”代)。在书法笔法中,一“横”的笔锋行走路线,就是一个“∽”形结构,一竖的笔锋行走路线,就是一个反“S”形结构。无论是楷书、篆书均不例外。(见图1、2)       

        然而,笔者通过对八大山人书法作品的临摹研究发现,在其所书《千字文》中,在每个线条笔画里很少用过“S”形原理,基本遵循顺锋起笔,驻笔调锋,中锋行笔,顺势收笔等笔法,而在部分线条起笔收笔的空中却多用“S”形结构原理。并发现在转锋时则以圆折为主、方折为辅等笔法。如“西、事、真”等为圆折;“尺、草、力”为方折。

                                     

                                        图3:选自《八大山人书法全集》中“千字文”部分

        这种笔法的突出效果,显示出其线条的柔中有刚、圆润遒劲、平和无争。

        一、“∽”形结构在字中局部的使用。

                        
 
                                                                                      图4

        八大山人书《千字文》将“∽”形结构原理在局部结构上的广泛应用,其艺术效果最为明显地体现出字形的潇洒自如和美观大方。(见图4)

    
 

                                                                                图5:宜、冥、定

        1、运用“∽”原理书写文字,简明快捷,舍弃拖泥带水的繁琐,直通大道至简的意境。如“宜、冥、定”等。(见图5)

 

                                                                              图6:若、守、寡  

        2、运用“∽”原理书写时,形成以上盖下,以大容小的形态,使欣赏者感受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势。如“若、守、寡”等。(见图6)


 

图7:交、位、空

        3、运用“∽”原理书写,使字体形成中间空旷,呈现一种非常直观的、空灵玄妙的境界。另外,由于删繁就简,更加显现了文字的空灵美感,且由此引申出世人修行悟道所必须具备的“空其心”的佛法理念。如“交、位、空”等字。(见图7)


 

                           图8:美、业、满

        4、一字多处运用“∽”形结构原理创作,形成整体形态的顺势贯气。如“美、业、满”等字。(见图8)

        二、“S”形结构原理在全字中的应用。

        纵观八大山人书《千字文》在整个的文字组合中,对“S”形结构原理的应用,有时将“∽”形予以夸大和变异。如“曲”字的第二笔“横折”即为夸大后的效果。(见图9)


 

图9:曲                      

 


 

图10:公、典

        通过笔者对八大山人书《千字文》中“曲”字的临摹研究,惊奇地发现在八大山人书写的过程中,从起笔到收笔,其在整个字中几乎全部运用了“S”结构原理。这虽然不是有意所为,但应用“S”结构原理已是事实。

        如图26,第一笔曲头竖为反“S”结构原理,第二笔横折为“∽”结构原理,第三笔横为“∽”结构原理,第四笔曲头竖为反“S”结构原理,第六笔横为“∽”结构原理。唯独在书写第五笔的曲头竖时,没有应用到“S”形结构原理。由此证明,八大山人在其创作过程中,完全遵循笔法需要而即兴发挥,只是后人研究才发现其存在“S”笔法原理而已。同样如图10“公”字、 “典”字皆为同理。

        三、“S”形结构原理在手腕掌控上的应用。

        通过临摹,我深深体会到,八大山人在创作《千字文》时,不仅在字法上应用了“S”原理,而且在手腕掌控上也因书写的需要发挥了“S”原理。突出体现了书法作品强烈的节奏感,在挥毫游动起伏中,展示了书法艺术所表达的时空性和连贯性。


 

图11:带


 

图12:家、写、二

        以上所列举的字例,如果从八大山人创作时手腕掌控运动轨迹去探究,足以观想到他的手腕或以“∽”形或以“S” 形或以反“S”形轨迹,挥动笔杆使笔尖在纸上跳跃,从而使得中锋始终在“S”形结构中游走。

        通过仔细揣摩还可以发现,八大山人书写的《千字文》,具有字形左低右高,笔画右上斜,字体内部空间向右上方伸展等特点。其形成的原因,也极有可能与他手腕掌控做“S”形运动轨迹有关。如图13。


 

图13:八大山人书《千字文》局部

        通过对八大山人书写的《千字文》应用“S”字形结构原理的研究,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其书法技艺的魅力所在,领略其对文字的精妙演绎的无上智慧。整个《千字文》自始至终蕴藏着丰富的时空观和运动性的哲学原理,已经超越了书法作品的简单范畴,是一部赋予生命意义的难得的书法艺术精品。


 

悟才法师临八大山人书《千字文》作品

 

参考文献:

1、陈政主编《八大山人书法全集》,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2、于嘉祥、刘品成主编《书学文集》(第一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洪亮书画篆刻艺术工作室出版。

评论(0) | 阅读(217)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般若篇 (26) ()
般若篇 (28) ()
慈悲篇 (10) ()


我的最新动态

透视八大山人《千字文》书法中的“S”结构字法原理
解析八大山人的书法《心经》—释悟才(此论文正式发表于《书画艺术》杂志)


访客最新留言

中国书画艺术品服务中心
2016-06-01 17:47:44
释老师好,您在咱网站登陆的电话已经停机,为了不影响您的宣传推广以及资料的更新,请留下您新的电话,或联系15966647833,我已发信到您的邮箱,请查阅
清茗半盏
2014-12-26 10:50:07
行笔流畅,彰显功底,欣赏高僧的作品,拓展了视野。赞!
墨斋
2014-12-24 20:25:36
作品文笔流畅,功力不凡,收藏了。以后会常来欣赏,大开眼界。
墨斋
2014-12-24 20:20:10
作品文笔流畅,功力不凡,收藏了,我会常来这里欣赏您的力作,大开眼界。
佛弟子
2014-12-24 19:17:00
随喜赞叹!一代高僧大德,德才兼备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悟才法师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